分论坛三:新形势下的健康传播
分论坛三的主题为新形势下的健康传播。来自武汉纺织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西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的7位学者发表报告。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锦辉、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曹博林为本次分论坛点评嘉宾。会议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燕教授进行主持。
参会人员合影
首先来自武汉纺织大学的付维嘉发表题为《人际传播、新媒体接触对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分析》的报告,报告共分为七个部分,该研究以武汉地区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人际传播和新媒体接触对女大学生的健康信念和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媒体接触和人际传播都对女大学生的健康信念和接种HPV疫苗意愿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相比于新媒体接触,人际传播对疫苗接种意愿的解释力更强。此外,人际传播有利于降低感知障碍,而新媒体接触有利于感知易感性和感知严重性。付维嘉提到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学界很少注意到9-15岁群体的接种情况,二是接种HPV疫苗并非女性专属,男性接种同样重要。
武汉纺织大学付维嘉发言
中南民族大学的李岩泽报告题为《我国近十年健康传播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CNKI和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他以CNKI2011-2021年间发表的1427篇与健康传播相关的论文为样本,通过展示关键词共线、关键词词频突现、作者共线、发文机构共线、关联主题图谱,梳理了目前国内健康传播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当前研究现状、热点及未来的研究趋势。未来,自媒体和疫情防范研究将继续是未来研究主流。
中南民族大学李岩泽发言
中国政法大学的杜诗瑶发表题为《呈现、互动、认同与行为意愿:朋友圈展演行为对接种意愿的影响研究》报告,她从五个方面进行演讲,探究由朋友圈疫苗接种展演行为对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微信朋友圈用户感知和亲历的信息呈现与社交互动正向影响了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社会规范意识在其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同时,杜诗瑶也提出该研究存在样本量不足、研究方法单一以及没有细分朋友圈信息正负倾向和互动中情感倾向的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杜诗瑶发言
武汉纺织大学的卓芯羽发表题为《微信公众号中的健康传播问题探析——以“丁香医生”为例》的报告,该研究以“丁香医生”为案例,探讨目前微信公众号中健康传播现状与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包括坚持自主创新力,优化内容质量;探索形式多样化,增强读者兴趣;寻求内容平衡性,实现适度分配;打造系统化运营,回馈精准服务四个方面。旨在趋利避害,增强微信公众号健康传播效性“健康传播”生态。
武汉纺织大学卓芯羽发言
随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锦辉教授对前四位同学的分享分别进行了点评。他首先指出第一位分享者的文献综述可以再进一步完备,还提到研究样本量与研究方法的改进,同时深度访谈需要注意规范性。其次,对于第二位分享者,他认为在选择十年为研究区间时需要说明选择意义,并且此类的文献综述内容本身更值得关注,对此,提出可以聚焦健康传播的某个分支进行研究。第三篇论文总体上不错,切入点有趣,但是题目过长,并提出在测量中介变量时,可以使用spss。此外,在论文中针对研究群体选择的描述需要学术化。最后,对于第四篇分享,李锦辉教授认为这篇论文具有启发性,但是标题有些笼统,没有焦点,需要聚焦问题,同时也提到实证研究数据以及论文中图表正确选择的重要性。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锦辉教授点评
茶歇过后,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袁硕同学发表题为《老年人媒介使用与社会交往对健康感知的影响——基于CGSS2017的实证分析》的研究报告。该研究选择新媒介使用的边缘群体—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CGSS2017年数据,实证分析了老年人媒介使用与健康感知的关系,并运用 Hayes的Process 组件的 Model4 和Bootstrap 方法对社会交往的中介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老年人传统媒介使用和新媒介使用均显著正向影响其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与此同时,该研究加入社会交往作为中介变量进行测量,发现社会交往在媒介使用和身体健康的影响路径上产生了 10.8%的中介效应力,而在媒介使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路径上仅产生了2.32%的中介效应力,其中仅有亲戚交往在两条路径上均显著。基于实证发现,该研究认为,除提高老年人的媒介素养,还应重视社会交往的作用,以提高老年人对自我身体健康和自我心理健康的主观感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袁硕发言
来自广西大学的郑权同学发表了题为《从“气候传播”到“气候与健康传播”:一个新兴融合领域的学术起源与意义框架》的研究报告。该研究通过历史溯源和文献综述,提出了“气候与健康传播”的概念,借以把不同时期相关研究统摄于这一意义框架内。梳理了国外“气 候与健康传播”研究的学术起源、研究取向和主要领域,回顾了我国“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现状,并就如何构建中国特色“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范式提出几点思考。他认为,我们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立足于中华文化的视角关注和研究气候与健康传播;也要超越“媒介中心主义”,突破学科壁垒;同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服务于国家建设。
广西大学郑权发言
来自西藏民族大学的李昕林同学发表了题为《曼唐与西藏健康传播研究》的研究报告。她的报告分为四部分—西藏健康传播的特殊性;曼唐的形成和发展;曼唐在西藏健康传播中的应用以及曼唐对西藏健康传播产生的意义。在汇报的最后,她指出我们应该关注“曼唐”与藏医药文化的传播,促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科技的相互渗透。
西藏民族大学李昕林发言
李昕林分享完毕后,深圳大学的曹博林教授对三位同学的报告进行点评并提出了建议。她肯定了这三项研究所具有的特色性,也表示自己从这几个研究中深受启发。对于第一位同学,她肯定了其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但是也指出了该同学在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意义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接着,曹教授认为郑权同学的研究契合了本次会议的主题,同时也启发了曹教授本人。在听取了郑同学的报告之后,她也在思考将气候传播加入到应用传播学中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她提出了给予气候传播更加清晰的定义的建议。最后,对于第三位同学,她肯定了该研究所具有的民族特色。但她也指出该报告的介绍性和描述性太强,希望该同学能够继续从事关于该领域研究。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曹博林教授点评
曹博林教授点评后,主持人全燕教授针对此次论坛发表感想,希望同学们结合老师提出的建议继续改进自己的研究,使之更加成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燕教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