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2021年11月于英国格拉斯哥举行,各缔约方旨在通过继续合作增加气候行动、建设气候韧性、降低碳排放。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国内各城市实现低碳城市转型的必然选择。
当前,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频发,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城市场域下的气候传播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可谓恰当其时。同样,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以及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也使得后健康传播议题受到社会不同层面更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正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埃斯皮诺萨所说,“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和应对新冠疫情的努力并非相互排斥,如果行动得当,那么走出新冠危机的复苏进程将通向在气候领域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道路。”可见,从气候传播、健康传播视角审视和规划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战略与现实意义。“气候、健康、协同、共治”,是城市在提升气候变化应对韧性,以及公共安全治理能力过程中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有鉴于此,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城市舆情治理与国际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与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广西大学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绿色低碳发展与品牌传播研究中心、新乡学院中原气候传播研究所等单位,拟于2021年12月10~11日共同举办“气候传播、健康传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亦即“第四届气候与健康传播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计划拟邀请国内外从事气候变化、环境科学、气候传播、健康传播、气象学、社会学、公共卫生管理、城市规划等多学科的知名学者、业界专家、政府与行业管理者、青年学者,围绕气候传播、健康传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议题,从多学科交叉视角深入研讨如何在当前疫情仍在蔓延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多重压力下,通过针对性的政策协同与治理模式创新,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韧性与可持续性。
一、征文主题
会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1)城市场域的气候变化行动、健康传播研究与实践
(2)气候传播、健康传播中的中国议题与国际传播
(3)气候传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4)健康传播与城市公共安全韧性
(5)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双碳”目标的政策协同研究
(6)与本次会议主题相关的其他议题
欢迎各界专家学者、有识之士,以及博、硕士生等青年才俊围绕以上主题撰写论文并惠赐大作。
二、会议组织与投稿要求
本次会议拟以线下为主形式举办,视疫情变化及防控要求,必要时调整为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会议不收取会务费,交通费、住宿费由参会者自理。
征文截止时间为2021年11月15日,11月下旬向与会者发送邀请函。本次会议的入选论文将有机会以论文集方式出版,并计划评选优秀论文若干,由组委会现场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
凡对本主题有兴趣的境内外各学科学者,职位与居住地不限,论文语言不限(以中文或英文为主),均欢迎投稿。每篇论文篇幅限2万字以内(包括表格、图表和参考文献),中文稿件格式参考《新闻与传播研究》,英文稿件须依照APA格式撰写。
投稿方式:论文需提交全文,请于征文截止日期前发送文稿电子版至chengshi1609@163.com,邮件主题请标注为“单位+姓名+论文标题”格式。
如果投稿参会的博、硕士研究生想同时参加研究生论坛,与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深入研讨的,论文前请注明“研究生论坛”字样”。
三、会议日程安排
(1)会议时间:2021年12月10日下午(研究生论坛)
2021年12月11日全天(主会)
(2)会议地点: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校区(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四、会务组联络方式
李莹丹,手机:15360432870,邮箱:chengshi1609@163.com
刘 超,手机:13570433405
陈国昌,手机:13929538472
主办单位: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广西大学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绿色低碳发展与品牌传播研究中心、新乡学院中原气候传播研究所
承办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城市舆情治理与国际形象传播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中国社科网、《文化与传播》杂志社、《城市观察》杂志社
联系部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城市舆情治理与国际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办公室(广州大学城校区教学楼B20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