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学术动态>>正文

精彩回顾(上)| 传播与城市变迁 :“传播与中国”学术工作坊(第一期)

文字:何思毅 图片:陈林煌 编辑:卢重佑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5日

 

2018年1月12日,第一期“传播与中国”学术工作坊“传播与城市变迁:媒介的视野”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白云山校区举行。工作坊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新闻与传播研究》杂志社和《现代传播》杂志社联合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国际城市创新传播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东省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承办。在为期两天的工作坊上,来自台湾辅仁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安徽大学、广州大学、中山大学的共计8名学者进行了入选论文报告,来自复旦大学、澳门大学、深圳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9位资深学者对论文进行点评。出席本次工作坊的还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黄秀娟、副院长侯迎忠、广州国际城市创新传播研究中心核心骨干以及新闻学院研究生等。

 

工作坊现场

 

 

 

第一阶段

 

在工作坊第一阶段论文报告环节中,来自台湾辅仁大学跨文化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黄诗娴、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博士后季凌霄分别进行了论文汇报。

 

台湾辅仁大学博士研究生

黄诗娴进行论文报告

 

黄诗娴的论文选题为《媒介景观:台湾电影史中的台北影像再现(1950-2000)》。黄诗娴运用人文地理、历史、电影研究的跨领域研究方法,论述自1950至20世纪末台湾电影中的台北地景再现。黄诗娴列举大量电影中的台北形象,贯穿历史事件,回忆台北市符号变化,最后通过表格数据呈现台北在不同时期之下的经济政治社会的样貌。黄诗娴认为,台湾电影对台北非常重要,它记录了台北发展的身影,也建构了台北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想象。电影中人文景观的出现,也代表了一定的政治内涵。

 

 

澳门大学吴玫教授进行点评

 

在点评环节,吴玫表扬该选题立意新颖,以台北历史的四个阶段出发,从台北电影看历史变迁,是比较有意思的。台北本身的建构是历史的过程,通过电影中台北形象进行讲述,是比较新颖的,也可以看出作者在如何通过文字表达影像符号上花了心思。同时,吴玫指出,该研究美中不足的地方有三点:研究对象不清晰,样本选择需要以更科学的方法,以及报告总结较为零散。

 

 

复旦大学陆晔教授进行点评

 

陆晔则表示对该选题很感兴趣,但从文本呈现方式来看,论文结构尚未成型。在媒体景观、想象的地理意义、有意义的地图等概念方面缺乏理具体的论脉络的起点。选取案例的时候,哪些是从文本里面作者自己的阐释,哪些是电影研究对文本的阐释被直接应用,没有表述清楚。最后,作者提到台北城市化进程和电影的关联,但是期间的台湾背景没有提及,比如蔡明亮的一些电影,票房很惨,但是他能在电影节中以这个作为最重要的目的,在辅导金的强烈支持之下,不需要靠票房,一方面也是整个电影在台北城市形象的呈现有另外一种考量。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后

季凌霄博士进行论文报告

 

季凌霄汇报的论文选题为《19世纪下半叶上海城市声景与听觉方式的“写实”转向》。她在报告中提出,19世纪下半叶,上海在开埠经历急剧的现代化与城市化过程,在租界形成了与沪城不同的声音景观。租界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声景,也就是茶园、茶楼、书场等娱乐场所的声音景观。季凌霄认为,这些场所的声音景观与节庆酬神演出或是传统的公共生活有一些联系,因此保留着这些活动声景的印记,或者说人与声音的关系。季凌霄提出,在这篇文章中,她依靠的仍然是视觉性的再现文本,在“听觉方式的写实转向”以及“关于声音环境的表征的写实转向”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她希望以一种新的文本方式、一种新的表征方式去书写声音。

 

 

复旦大学孙玮教授进行点评

 

在点评环节,孙玮对论文内容作出了补充和解析,并提出应该思考声音和听觉的关系,如果把人加进去,它和人发出的声音,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它;声音是一个感官因素,还有视觉如文字、影像等。报告应该试讲视觉现代性和听觉现代性互相关联是什么。孙玮还指出,当一个社会媒介要素被突出出来,比如说文字、影像等,其他社会的联系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所以说作古希腊研究的学者认为当时口语传播突出声音,口语传播作为它最重要的的一种方式和他的民主文明是有直接关联的,到后面变化之后出现了概念制民主,即媒介和社会的联系,这些可以在作者的文章中可以有一些适当阐释。

 

 

深圳大学吴予敏教授进行点评

 

吴予敏则认为,文章从声音的角度来讨论一个城市的建构和演变,选题非常独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在文章里反复使用的、贯穿的“声景”和“声音奇观”概念有失偏颇。他指出,作者处理研究对象,或者处理历史文本的时候,采用的这些核心概念本身具有一定的工具性。比如讲声景,整篇文章读下来,还是属于对城市声音问题的一个现象性描述,缺乏一个非常清晰的历史框架。历史学的文章不能只呈现出历史现象,希望可以通过对历史的分析产生对历史的理解。

 

 

 

第二阶段

 

在工作坊第二阶段的论文报告环节中,来自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青年学者陈晓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的青年学者戴宇辰分别进行了论文汇报。

 

 

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

博士后陈晓华进行论文报告

 

陈晓华对她的选题《媒体融合时代的地标媒体与新型都市文化构建》作出了分享。陈晓华提出“地标媒体”的概念,从传播背景、传播意义、传播路径和下一步研究延伸四方面建构概念。陈晓华解释,地标媒体的英语直译是landmark,即是大地的标记,也就是说,地标是一种空间形态上具有显著性和符号性的聚集点,其作用是标记和记忆。她表示,外滩是上海传统的一个空间地标,是上海现代性的起源,90年代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浦东新区开发,直接把陆家嘴的招标定位定成了与曼哈顿看齐,这样的建筑群是上海向全世界宣誓其城市地位的载体,被赋予比较高的威权,外滩和陆家嘴共同构建了一个新的城市地标以及经典的城市传播印象。无论是地标建筑还是地标景观都是一种实体空间的媒体。在这样一个建筑群里,外滩的现代性精神,陆家嘴传递的全球化诉求,都是以实物直观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在点评环节中,吴玫表示,地标媒体如果能够更深入探索会很有意义。文章勇于探索前沿理论观点,特别是文章中用了很多专业性的词,比如说实体空间、中心化、虚拟空间均等化,这些理论探索非常的有意义,特别是地标媒体借助地标建筑,通过虚拟空间实行均等传播,这些都是很好的理论观点。报告提及的三个部分都可以做出一个单独的有结构性的研究,大的研究集中在小的篇幅中,每一部分都没有深入探讨,数据不足,特别是没有基于科学研究方法上的分析来论证观点。而且,三个部分用了不一样的分析方法,文本分析没有框架,没有编码设计,编码分析太浅层次,设想观点虽好,但方法不足,批判角度上欠缺。她建议作者可以尝试把三部分独立成篇,做深入探讨。

 

复旦大学廖圣清教授进行点评

 

廖圣清则对文章提出独到的建议,他认为,选题标题很好,但题文有点不相符合。论述没有紧紧围绕主题进行,作者应沿用已有研究进行学术对话,如果没有找到核心的文献,则很难展开深入的学术对话,也很难去确定研究比已有研究更丰富的可能性以及怎样推动我们的研究对丰富人类知识体系的影响;文章中运用了很多概念,然而这些概念很大程度上还是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例如地标媒体,都市文化。如何把这个表述概念转化为学术概念,这是作者在下阶段研究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青年学者、

教师戴宇辰进行论文报告

 

戴宇辰的报告《“物”也是城市中的行动者吗?——ANT视角下的城市研究》引用著作《巴黎:看不见的城市》中拉图尔提及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推崇一种对“不可见的城市”的考察。他在报告中解释了拉图尔的城市表达观,认为ANT理论有两点值得探讨:一是城市并非容器,而是多重的行动者空间,第二点是重新思考“物”的行动者,比如建筑、场所、交通工具、市政设施、自然环境,这些都是城市的行动者。他由此在文章中提出问题:拉图尔的“物”作为城市行动者是什么意思?“物”是如何展开行动?他总结,ANT理论的贡献在于,城市的存在方式应当被视作“正在此刻”,城市应当被定义为“多重的客体”。

 

在点评环节,孙玮肯定了文章思路和理论框。她认为,作者引用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确有可取之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阅读后对理解拉图尔“不是中介,而是转译”概念的启示。她总结了作者的问题:认为作者在梳理的关于城市的理解中存疑,例如,作者对卡斯特城市类型的总结存在有待改善之处。最后,媒介技术在构建实体或虚拟城市空间都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作者把新技术具体的实践等维度加入进去,可以更好地构成拉图尔的超越表征主义和建构主义的表达。在这些因素加以运用后,在表达现实世界的城市实践和学术理论的发展上文章可以得以更好的表达。

 

 

香港浸会大学郭中实教授进行点评

 

郭中实则在点评中提出了几个疑问:首先,文章中全部内容都是围绕拉图尔,但文章题目却没有给他一个合理的地位。其次文章中对于某些概念的理解过于简单,如拉图尔提出的“减速带”。最后,媒介技术在构建实体或虚拟城市空间都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作者把新技术具体的实践等维度加入进去,可以更好地构成拉图尔的超越表征主义和建构主义的表达。在这些因素加以运用后,在表达现实世界的城市实践和学术理论的发展上文章可以得以更好的表达。

 

 

与会嘉宾合影

上一条:精彩回顾(下)| 传播与城市变迁 :“传播与中国”学术工作坊(第一期) 下一条:【征稿】第二届国际城市创新传播高峰论坛(圆桌会议)暨“粤港澳大湾区与人文广州”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