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学术动态>>正文

精彩回顾(下)| 传播与城市变迁 :“传播与中国”学术工作坊(第一期)

文字:何思毅 图片:陈林煌 编辑:卢重佑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5日

 

2018年1月12日,第一期“传播与中国”学术工作坊“传播与城市变迁:媒介的视野”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白云山校区举行。工作坊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新闻与传播研究》杂志社和《现代传播》杂志社联合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国际城市创新传播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东省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承办。在为期两天的工作坊上,来自台湾辅仁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安徽大学、广州大学、中山大学的共计8名学者进行了入选论文报告,来自复旦大学、澳门大学、深圳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9位资深学者对论文进行点评。出席本次工作坊的还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黄秀娟、副院长侯迎忠、广州国际城市创新传播研究中心核心骨干以及新闻学院研究生等。

 

 

工作坊现场

 

 

第三阶段

 

在工作坊第三阶段论文报告环节中,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的青年学者李耘耕、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鲁曼分别进行了论文汇报。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青年学者、

教师李耘耕进行论文报告

 

李耘耕的论文选题是《道德治疗与地方治理的“空间媒介”:惠爱医癫院与现代精神医疗收容空间的确立(1898—1935)》。在报告上,李耘耕回顾惠爱医院的成立和发展历史,借由雷布德的“媒介学”理论入手,将“医疗空间”视为历史传承的实践和技术载体,并勾连起道德治疗与政治管治,家庭与政治国家,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媒介”。惠爱医院的存在中介了精神病患、医疗(传教)人员以及家庭、国家的关系。家庭、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精神病患的道德和政治责任,而通过部分治疗与监禁权利的让渡使得“惠爱医院”成为连接家庭与国家之间的空间媒介。

 

 

复旦大学孙玮教授代黄旦教授进行点评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主任黄旦教授因身体抱恙未能出席,由孙玮教授现场转述黄旦教授的点评内容。黄旦教授在点评中指出,李耘耕试图以空间视角进去,从媒介就是中介事件的视角来考察惠爱医院与各方的关系,这种思考很有价值,而且似乎也有现实关怀。文章的材料运用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所以文章有一个较好的基础。黄旦教授也指出了文章中的较为明显的缺陷。文章的标题累赘,反映出作者的论文思路还不够清晰,而从“空间媒介”在表达上的费力,也可以看出作者自己并没有想透这一概念,还处于常识层。就具体而言,文章中对“道德治疗”的展现不足。虽将地方治理作为其中的一个重点,但总体呈现却非常弱。“道德治疗”和“地方治理”本无矛盾,甚至也不是同一个层面的东西,二者谈不上需要“中介”。总体而言,文章结构比较松散,缺少自己的问题。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杨魁教授进行点评

 

杨魁对报告作了补充点评,他认为,文章的出彩之处在于选题和结构完整,材料厚重。但是也发现了三个问题:其一,作者对有待解决和呈现的问题不是很集中。关于题目,题目虽长,但到底重心是要阐述什么问题,作者没有做出清晰的解释。其二,提出问题缺乏多维度思考。其三,关于如何进行多个维度分析,作者应结合独特的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同时应关注问题背后的事件背景、关联与利益纠纷。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鲁曼进行论文报告

 

鲁曼的研究选题是《大地的钟声:钟楼对城市现代性的中介化构建——以合肥大钟楼为例》。文章选取合肥地方报纸中关于大钟楼的报道和相关网络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新的传播实践带来了变革,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时空观、都因为钟楼的中介而发生着变化。钟声将个人、集体的生活实践与城市的现代性相勾连,塑造了居民的时间感,同时,建立了居民的国家意识和地方感。鲁曼希望通过了解合肥大钟楼对于居民生活的参与和合肥城市的构建,进而引申到钟楼对现代城市意义的构建,探寻钟楼与城市现代性发展的关系。

 

 

复旦大学陆晔教授进行点评

 

在点评环节,陆晔认为,鲁曼的文章不是论文,而更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本中的很多论点没有论据,一些用词也比较主观,对于论文而言是比较忌讳的。文中一些概念的界定也比较含糊,整篇文章的论述中牵涉到与“钟”相关的概念有“钟表”“钟楼”“钟声”这三个不同的概念,但作者都没有对此做好区分。文章中还存在研究问题和结论的关系过于分散的问题,作者所提出的3个研究问题在文章的结论部分都没有进行回应。

 

 

香港浸会大学郭中实教授进行点评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新闻系郭中实教授在点评中指出,这篇文章的结构比较松散,提及的概念也过多过泛。作为一项研究,应该有一个中心点。另外,作者在作报告的时候全程在读PPT,说明报告人未能对文章内容完全驾驭。他认为,标题可以采用煽情化处理,这样才能抓住别人眼球。他还提到,作者在文中罗列了西方学者对“中介”定义的相关论述,似乎“中介”的定义有一个标准答案,但实际上任何一个概念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学者对具体概念的应用都是置身在特定的研究场景之中的,若离开了这一场景就应该对概念作重新的定义。郭中实教授建议,作者应该在特定的场景中对“中介”下一个自己的定义。此外,“公共空间”和“现代性”这两个概念也同样有探讨价值。

 

 

第四阶段

 

在工作坊第四阶段论文报告环节中,来自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青年学者李美慧、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的青年学者林仲轩分别进行了论文汇报。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青年学者、教师

李美慧进行论文报告

 

李美慧的研究选题是《快递员的都市空间实践——以上海为考察中心》。她所关注的是快递员在工作场景下的日常城市穿梭中与城市地理之间的关系。李美慧认为,快递员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都市移民群体,与以往的城市流动人口中低技能群体相比,快递员在日常城市物理空间中拥有较高的移动性和可见性,他们的日常工作与城市地理紧密联系。在已有的秩序中对空间的另类使用,是这一群体特殊的都市空间实践,这其中有冲突,有协商也有创造。李美慧的研究以这一群体日常工作场景中的空间实践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他们的都市空间实践中有哪些冲突和创造。

 

 

复旦大学陆晔教授进行点评

 

在点评环节,陆晔教授指出,文章提供了许多鲜活的材料,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首先,文章没有体现出具体的研究方法,文中提及的访谈对象和访谈时间没有明确列出。作者汇报时提到的“随机选择”采访对象也应该有一定的选择依据。其次,论文所提供的材料没有太多地超出普通用户的日常经验,文中的部分论述也有放之多地皆准的情况。她认为,都市空间实践中的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连接部分可以在本文进行理论提升。本文由于没有按照传统的论文套路进行写作,因此文中所提的“都市空间实践”所讨论的具体问题不清晰,导致文章最后简单的结语未能把快递小哥的故事作很好的阐释。

 

 

深圳大学吴予敏教授进行点评

 

吴予敏教授在点评中认为,这篇文章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方法论的缺失。当前很多经验性研究都是在进行归纳法,搜集各种文献、经验材料,然后试图寻找内在的逻辑。这种研究方法是存在问题的。比如,当我们研究城市空间时,如果采用的是功能主义的方法论,那么空间布局的意义就是由其功能决定的。如果把功能主义放在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去,那么快递小哥的故事就是功能主义的叙事,而如果作者没有功能主义的观念,则不会运用其进行叙事。从事任何一种研究时,研究者的脑子里都要有一个概念系统、工具,才能识别事实材料的意义。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青年学者、教师

林仲轩进行论文报告

 

林仲轩的研究选题为《媒介生态视角下的城市数字化变迁:澳门作为城市传播的个案》,该研究尝试从媒介生态学的视角介入城市传播领域,探讨城市与传播之间发现一种更动态、双向、辩证的相互关系。作者通过田野调查,总结出主体性、政治化、激进式是在澳门情境中发现的最突出的三个要素,但这并不是澳门媒介生态和城市传播的全部,更不是城市传播作为一个普遍性概念的全部内涵,三者更多的是打开而非封闭新的可能性,这可能也是澳门作为城市传播个案的价值所在。

 

在点评环节,陆晔教授认为,文章存在三个问题。第一,文章三个部分的划分,即主体性的城市传播、政治化的城市传播、激进式的城市传播,说的实际上是同一个核心问题,即身份认同的问题。第二,作者说做了五年的田野调查,但是在材料中难以看出。关于澳门人的身份认同、身份政治的特征,通过互联网的呈现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社会行动,文章应该要有五年的时间维度去展开这些特征,而作者未能在这方面作出有效的表达,十分可惜。第三,作者在做概念界定的时候不是很清楚,比如在中间说到澳门Facebook群组表达身份认同,这些论述确实是一种新的认同的抵抗的意识空间,但是它和城市的数字化变迁所提供的新的媒介生态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论文没有交待清楚。

 

 

复旦大学孙玮教授代黄旦教授进行点评

 

孙玮教授再次为黄旦教授现场转达点评。在黄旦教授的点评内容中,他认为,文章的可取之处在于,将城市第一,传播第二的前提问题化,从而期望在城市与传播之间发现一种更动态、双向、辩证的相互关系,这种努力很可取。作者进行了为期五年的民族志参与观察,也是相当不易。文章总体比较流畅和细腻,作者的意图得到清晰体现。黄旦教授也提出了文章存在的一些不足:作者对媒介生态学的理解落入了庸俗的辩证法;对于所谓的媒介生态学之理解和把握,尤其是如何落实到自己的文章,仍然需要进一步澄清;双向辩证的“媒介生态学”,没有使文章提出什么新的问题,更起不到什么理论阐释的作用;作者研究的三个维度,基本上是从二手文献中概括得来的,既没有说为什么是这样三个维度,也没有交代这样的三个维度与自己研究对象和问题有什么密切关系。黄旦教授的点评最后指出,作者可能需要在阅读上下功夫,去弄懂并体验如何读书。读书是基础,会读书,才会做学问,才会知道理论脉络,才会明白自己的问题需要什么样的路径,什么样的理论。

 

 

与会嘉宾合影

上一条:首届中国城市品牌杭州高峰论坛将于2018年11月17-18日在杭州召开 下一条:精彩回顾(上)| 传播与城市变迁 :“传播与中国”学术工作坊(第一期)

关闭